近日,清算协会发布了[关于加强收单外包服务管理防范转包,分包业务风险提示]的新文件,其中明确规定禁止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在合作中使用“合伙人”等涉嫌违规行为的表述。这一文件的出台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人据此分析认为2.0联盟平台可能需要更改名称,像“XX合伙人”这样的字眼恐怕不能再使用,这也让不少人开始担忧联盟模式是否会走向没落。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下面我将结合文件内容和个人见解,为大家简要分析一下。
联盟模式没落的趋势渐显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联盟模式走向没落的大势是比较明显的。在众多联盟平台中,鑫联盟作为支付公司的官方2.0联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然而,除了鑫联盟之外,无论是已经消失的还是仍然存在的联盟,没有一家是官方认可的2.0模式。这一点需要大家清楚地认识到,不要被一些广告口号所误导。
鑫联盟曾经对制度进行了调整,取消了V8以下级差,转变为三级营销模式。回顾这一变革,不得不说随行付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确实有一定的经验。虽然这一变革让许多联盟代理商遭受了损失,但从长远来看,也是顺应市场发展和监管要求的一种举措。
当前联盟面临的困境
目前,联盟模式面临着诸多困境。首先,如今的联盟“老大”们都受到了严格的监管,没有人敢大张旗鼓地持续开展会销活动,只能在低调中研究如何回血和维持运营。这种低调的发展模式使得中下层盟友代理商迅速失去了原有的发展氛围和作业周期。在这种情况下,代理商们需要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毕竟登顶已经不太可能,没有平台核心的配资捷径可走,也不要再看着虚幻的大饼而望梅止渴了。
清算协会备案的重要性凸显
随着市场的发展,清算协会备案对于代理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市场中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支付行业不好干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低门槛导致代理商过多,用户和代理群体混杂在一起。如果全国只有1万人能够从事支付行业,那么市场体量足以让这些人获得丰厚的收益。因此,代理商的资质问题在未来将会逐渐显现出来,这意味着挂牌营业、正规经营将成为必然要求。
在联盟模式中,存在着大量用户级的代理,这些代理很可能在未来的整顿中被清退。而对于没有备案的代理商,三方支付公司将有权拒绝合作,甚至有权拒绝发放收益。这样一来,有资质的代理商将成为受益方,他们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稳定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联盟模式的本质与未来
联盟模式并非时代的必然产物,也不是支付公司的刚性需求,它的出现实际上是某些代理老板基于自身需求而探索出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其优势,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将TX(涉嫌传销)和涉传结合起来形成的两大灰色地带被带到台前,这无疑给联盟模式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虽然联盟模式不会立刻全部消失,但它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